阅读历史 |

第357节(3 / 4)

加入书签

自己的河北人的这番话并非随意说的,而是这段时间来的切身感受。王文佐出兵打回长安的目的是为了恢复李弘的帝位,如果李弘已经不在,那就从李弘的血脉中选择一个孩子拥立;如果李弘的血脉已经断绝,那就从李弘的血亲中选择一个作为李弘的继嗣继承大位。总而言之,王文佐并没有想摧毁唐帝国。而这些河北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对这个关西帝国怀有刻骨的仇恨,他们借助王文佐之力打进长安之后,是否还会支持唐帝国存在下去呢?这就是一个相当微妙的问题了,即便他们同意唐帝国存在下去,也会对其做一场开膛破腹、大卸八块的改革,河北士族作为一个整体肯定要从新帝国的政治蛋糕中分到很大一块。

对于这些新支持者的主张,王文佐一直保持着非常谨慎的缄默态度,他记下来每个他们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态度,但却尽可能拒绝过早的表态。他当然知道河北士族们现在提出的要求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和所有利益集团一样,这些河北士族们在取得胜利之后绝对不会满足于只得到自己“该有”的,恰恰相反,他们会想方设法的攫取更大份额的利益,并将其固化下来,以确保子子孙孙能够永恒不替。这是所有人类的本性,河北士族也不例外,而王文佐能做的只有先利用其力量,同时留出后手,以备不虞。

所以在接下来的军事会议中,王文佐少有的同意了一个四平八稳的有些平庸的军事计划——将大军分为几个部分,同时从几个方向进攻河阳城,并排成乘船进攻位于河中沙洲的中潬城,以确保守兵有限的兵力分散开来。这在过往是很少见的,因为王文佐最讨厌的就是在几个方向平均布置兵力,缺乏重点。而这一次,他很爽快的同意了,并赞同了“先入城者为大将”的竞争性命令。

军事会议之后,王文佐坐在帐篷里,寡然无味的独自一人吃着晚餐。外间传来号角和战马的嘶鸣声,若是过往,将自己的热血将随之沸腾,而现在的王文佐平静如水,只是小心的用匕首切碎烤好的牛肉,然后一块块放入口中,就好像在宫殿里进餐一般。他平生第一次变得对正在进行的战争毫无兴致,似乎他只是个旁观者,而非参与者。

“大将军,好消息,好消息!”阿克敦从帐外进来。

“什么事?”

“有崔将军他们的消息了!”阿克敦面色胀的通红:“斥候在温县遇到他们了,伊吉连博德先生和黑齿将军也和他在一起!”

“温县?伊吉连博德和黑齿常之他们也没事?太好了,老天保佑!”王文佐兴奋的放下匕首,双手合十祈祷了几句:“那慕容鹉呢?也和他们在一起吗?”

“这个就不知道了,信使没有说!”

“把人先带过来!我要亲自询问一下!”

王文佐站起身来,兴奋地搓着手,原先的无趣和厌烦从他的身上荡然无存。他终于有机会得到第一手的关于长安的消息了,哪怕是有些过时的,那也比不知道第几手消息要强。

胜利

苍穹似的天空,渐渐的幽暗下来,先是近处的草树,然后是远处的河阳城,都次第消融在苍茫的暮色中。由于刚刚过了十五两天,天黑不久后,一轮明净的皓月就从东边的山脊后冉冉升起,将柔和的清晖洒在滚滚流淌的黄河上,洒向空旷的原野,洒向河面上的浮桥,河中沙洲的中潬城,以及大河南面的隆起的邙山,以及河阳城外层层叠叠的大军营地。

回到帐中之后的王文佐稍加梳洗之后,就等来了信使,那信使是个百济人,也是王文佐的老部下了,他恭谨的行罢了礼后,便一五一十的将先前的事情讲述了起来,从一开始裴居道深夜入宫软禁天子,传诏以沛王监国,夺取崔弘度等人所掌禁军兵权说起,随后崔弘度等人领千骑冲出长安,赶往陕州,与伊吉连博德商议后定计截断漕运,以漕粮为凭借与裴居道博弈近一个月,后因兵寡力微,不敌葛德威,陕州陷落。他们烧粮毁船逃出陕州,直至温县才得到了王文佐大军的消息。

王文佐捻着胡须,半闭着眼睛,信使说的东西中有一部份他已经从沿途而来的官报中得到了一部分,但主要都是片面、细碎的,少有像信使说的这么详细的,准确的,只是还没有提到自己最关心的事情!

“天子可还安好?”

“回禀大将军,至少在我等离开陕州前,并没有听到天子大行的消息!”

“嗯!”王文佐点了点头:“那杨贵妃呢?杨行俭呢?”

“属下未曾听闻他们两人的消息!”

“嗯!”王文佐松了口气,这个时候没消息就是好消息。如果天子被软禁的话,多半会和他最宠爱的杨贵妃关在一起,如果杨贵妃没有坏消息,那多半天子也过得还行,至少没有受到苛待。只要天子没事,那一切就都可以挽回,自己可以操作的余地就大了。

“对了,方才你说慕容鹉后来又回长安去了,与裴居道商议用漕粮换取陛下之子的事情,然后就一直留在长安了?”

“不错,确有此事!破城前一日长安还有使者带来了他的亲笔信,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香包,据说是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