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节(3 / 4)
决定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做出来的。
说白了,李弘和他媳妇选择王文佐他们三个是没得选的选择,所以才选了三个人而非一个人,目的就是让这三人相互牵制,谁也没法搞得太过分。既然是这样,韩王的告退只会被认为是被另外两人想揽权搞下台,这是皇后绝对不可以接受的。
“原来是这样!”韩王叹了口气:“老朽竟然没有想到,还是大将军考虑的周全呀!”
“本来这次我来长安,打算等护良的婚事完了就回河北去,想不到遇到这件事情!”王文佐叹了口气:“不过也是没有办法,君臣之义不可废,即食君禄,蒙君恩,就得尽心竭力,至少等天子恢复过来,才能松口气!二位想必也和王某一般吧!”
“那是自然!”张文瓘和韩王齐声应道。
“那就先照张相说的办吧!”王文佐稍微停顿了一下:“对了,韩王你出去安顿宾客,顺便让护良进来,我有几句话要叮嘱他!”
“护良公子?”韩王笑道:“他今天不是新郎吗?”
“他还是千牛卫大将军呢!”王文佐没好气的说道:“有什么办法啊?这个节骨眼上也顾不得了,我手头上也没几个得力的人,想必长公主殿下也会体谅,”韩王和张文瓘都各自出门了,王文佐长出了一口气,走到李弘的榻旁,经由御医的忙碌,天子已经昏睡过去了,不过从他不时抽搐扭曲的半边脸颊看,病情并没有好转。
三头(三)
“也是难为这御医了!”王文佐叹了口气,以他有限的医学知识,李弘现在应该是脑部的毛细血管出了问题,多半是脑部某个地方的毛细血管出现了梗塞,导致脑部某部份无法得到新鲜的血液循环,外在表现就是各种功能障碍。由于脑部结构复杂,有大量的神经元和血管,即便确定是脑梗,脑梗具体部位,原因,以及治疗方式都十分多样化,一般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先借助各种设备对病人的脑部做各种检测(比如x光,ct等),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或者做手术,或者给予药物治疗,还要长期的康复治疗,才能收到明显的疗效。
而以唐代的医学水平,当时的医生连对人体结构基本的认识都没有,更不要说后面那些了。若李弘是个普通病人,估计那医生就直接来句“医不救必死之人,请节哀顺变吧!”甩锅了事。王文佐虽然知道的多些,但知道是一回事,治疗又是一回事,他手上连阿西匹林都没一盒,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父亲大人!您找我有事!”护良从外间进来了,身上还穿着新郎的绯色喜袍。
“嗯!”王文佐看了看儿子:“可惜了,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却遇到这种事情。只怕新婚之夜你也不得闲了,长公主殿下那边你要多说几句好话!知道吗!”
“这个您不用担心!”护良笑道:“我来的时候定月已经说了,既然我娶了她,那也就是李家的人了,家国一体,当以国事为重,不用管她!”
听到护良这番话,王文佐脸色有点难看:“嗯,果然是先帝的女儿,识得轻重,这样吧!你待会就去宫城北门,将其掌握在手!”
“遵令!”
儿子离开后,王文佐长出了口气,儿媳妇的那几句话听的他心里有点发虚,这位高宗皇帝和武后的唯一的亲生女儿(李治和武则天的长女早夭)在史书上有“喜权势,多谋略,肖其母”的评价,现在看来还真是很贴切的,自己这个儿子该不会耳根软,被他媳妇拐过去了,那自己岂不是赔本了?
想到这里,王文佐不由得笑了起来,自己的儿子那么多,护良不过是其中一个,年轻人的路终归还是要自己去走,自己能护的了他一时,也护不了他一世,有机会提点几句也就是了,听不听的进去也只能看他自己了。
派儿子控制住了宫城的制高点(即玄武门)之后,王文佐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一边让人把自己的卫队和随从调入宫来,一边催促张文瓘赶快把诏书的事情准备好,终于在半个多时辰内起草好了诏书,用印一系列流程。然后先请来皇后,与张文瓘、韩王三人来到外间的大殿,准备向在场的宾客下诏。
皇后在众人的簇拥下重新回到大殿,她身上依旧穿着华丽的冕袍,但脸色却如死人一般惨白,全副武装的侍卫如羽翼一般展开,将整个大殿包围了起来。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警惕的看着侍卫们手中的武器,下意识的屏住呼吸,寻找躲藏的地方。
“诸位!”皇后的声音有些沙哑,苍白的脸上眼睛略有些红肿,目光扫过众人,正当众人以为皇后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张文瓘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有诏!”
人群就好像烈风吹过的芦苇丛,摇晃了两下,然后纷纷跪下了。张文瓘目光扫过众人,开始用清朗的嗓音宣读诏书:诏书中李弘承认自己突发风疾而不能起,但国事不可以一日无主,便下令以辅国大将军王文佐、侍中张文瓘、韩王李元嘉三人暂摄朝政,诸事由这三人裁断后,再禀告皇后。在诏书的末尾,李弘还说待皇后产子后,若为男则立为太子。这番话在殿中立刻掀起了一番轩然大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