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8节(1 / 2)

加入书签

但马上开考了,底下做事的官员却不能动。

楚大学士也没想过要动,他是想争一争,却不代表他想把事情办坏。

李首辅手底下的人他还不清楚?

自己当好吉祥物,会试绝对办得漂亮。

而且那边忙活半天,功劳是自己的,何乐不为。

当然了,随口挑点错处,也是没问题的。

不为旁的,就是想说而已。

楚大学士的想法,李首辅这边的人何尝不知,回答的时候还是小心谨慎。

现在不挑刺,等到会试结束再来找麻烦,也是烦人。

官场上,不能留一丝把柄给对手。

执事供给官这边解释清楚,楚大学士才做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也是,你们做事最为妥当,去忙吧。”

他们在忙啊!

忙死了!

也就主考官在这晃晃悠悠。

楚大学士巡视一圈,咋舌:“事情办得着实不错,井然有序,张弛有度。”

“走吧,等着开考。”

要说主考官没有具体的事情,那也不对。

许多事情等着他过目,他现在回去,就是处理内里的事情。

也是要仔细看看,今年到底哪些学生颇有潜力。

今日天黑的早,楚大学士也道:“提前发蜡烛,天气不好,多发一盏,让考生们不必惊慌。”

外面狂风大作,心态不稳的考生,确实会有些焦虑。

多给盏蜡烛,总算有个光亮。

说话间,今日晚上的饭食,加上烛火全都供应上。

只是外面的灯笼不能点了,雨竟然有越下越大的趋势。

整整一晚上,这雨似乎停不了了。

纪元只当这是白噪音,闷头便睡,他到底年纪不大,心态也稳。

这席舍除了必须敞开的窗户之外,其他地方被他挡得严实,所以别的考生还在辗转反侧,他已经进入梦乡了。

清早起来,纪元下意识往外看了看。

雨停了?

纪元又看看床下面。

外面的雨水也灌进来一些。

好在这地方铺了石板,否则更是难受。

席舍位在风口,大风一吹,雨水就顺着窗户跟门缝进来。

哎,天意不可违啊。

纪元无奈好笑,坐起来之后,穿好鞋子,确定水不算太多,这才起身。

风雨交加的夜晚,湿漉漉的席舍。

他的会试开局,似乎有些难吧。

纪元睡得早,醒的自然也早,不过也是他平时的时间。

但考虑到周围的考生,他还是轻手轻脚收拾东西。

等到大家都醒的差不多,他才活动活动筋骨,剩下的时间,便用来等待考试。

四月初八,会试第一日。

纪元闭上眼,让自己的心沉下来。

来会试之后,大家都没讨论过会试的题目。

因为会试跟上次考的乡试,题目大致相同。

唯一不同的地方,便是会试优化了考试的时间。

会试同样考三场。

第一场考《四书》,共写三篇,每篇五百字朝上,唯一不同的是,会试规定了最多的字数,一篇不能超过七百字。

接着是四篇《五经》,五经题目五选二或者五选一,每篇八百到一千字之间。

而第一场的时间,则为三天,比之乡试多了一日。

在这最难的一关上,给了充裕的时间答卷。

第二场则为两日,依旧是试论一道,诏、浩、表一道,判词五条。

第三场一日,考试经,史,策论五条。

如此的安排,时间就合理很多。

但也能看出其中弊病,也就是乡试时说的问题。

每次都考三场,但阅卷官大多只重视第一场。

看会试的时间就知道了,也难怪夫子也好,学生也好,每个人都在第一场上下苦功夫。

估计去年乡试临时改时间,却没有照搬会试安排,就是想让三场并重。

虽说实际操作中有些不同,可朝中的心思,约莫可以猜上一猜。

不是纪元有意如此,而是顺着便分析下来了。

不管怎么说,会试第一场,时间为三天。

依旧是之前的流程,纪元参加过几次重要的考试,甚至能算出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或许是这个原因,所以会试考场要沉稳很多,基本上一点响动都没有。

大家都是经历过乡试的,还有一部分是考过好几次会试,大家心里都有数。

这种安静,跟谨慎的安静又不同,有种奇怪的压抑。

放眼望去,参加会试的考生,基本都在二十五到四十五之间。

这个年龄的举人们,多是上有老下有小,心思沉稳,肩上的担子也更重。

而他们,看向年轻举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