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节(2 / 3)
有收获,那里是一片宝地,只不过想要开发成中原这种程度,至少要数百年之后了。
那里的蛮夷因为长时间的生活,已经适应了环境,能够承担大规模的劳役,之后要向岭南传播中原先进的技术和文化,这是除了休养生息之外的重中之重。
不过岭南的人口还是不足,前些时日蛮夷暴动,我在平乱的时候伤亡微微有点多,需要向岭南迁徙人口。”
吕雉闻言皱眉道:“根据现在天下统计的户数,不仅仅是关中,各国之中的户数都不足。
中原尚且没有足够的人口,怎么把他们迁徙到岭南去呢?”
洛新眼中精光闪过,轻声道:“娥姁,正常迁徙自然是不会有人愿意去的,岭南现在只能作为流放之地。
至于怎么流放,那就是我们说了算,这么庞大的国家,千万的人口,总有触犯律法之人。
而且那些豪强贵族,触犯律法的定然不少,仅仅是把这些人都迁徙过去,就能建立起一座座小城了。”
吕雉恍然道:“您是说按照昔年异姓王的旧例?”
洛新颔首笑道:“正是,此次前往岭南见到了昔年淮南王和燕王的后裔,生活的还不错,他们有刀有甲有技术,甚至还能够奴役周围的蛮夷,再过一些年,应该就有一些人能积攒功劳回来了。”
淮南王和燕王后裔这一波人算是真正的开拓了,相比较那些带着大批甲士前往的,他们不过上千人,其中还有妇孺,称得上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了。
吕雉又想了想说道:“现在就要这么做吗?
开国功臣之间现在开始互相联姻了,妾身又不能下令禁止,但是一个个盘根错节,实在是不好办,所以才想借着皇帝婚事来做这件事。”
刘邦分封的时候是真的慷慨,动辄几千户,但是现在处理起来就有些不容易了。
洛新沉吟道:“皇帝的婚事自然是要利用起来的,不过功臣之中,威望最高,权力最大的基本上都已经垂垂老矣,萧何等人大概就是这一两年了。
只有一个人正处于春秋鼎盛!”
大将军韩信!
建汉首功,被誉为功高无二,最重要的是,年轻到发指,他是功臣集团中的异类,功劳不如他的都身居高位,只有他一直赋闲在家。
但没人会忽视他,四时节气宫里的各种恩宠赏赐就没有断过,就像是之前匈奴入寇,他从赋闲在家一跃而起。
所有人都知道,韩信是世间最锋锐的武器,是皇室的底线,现在不用,是担心封无可封。
吕雉沉吟道:“公子,您替妾身到他们府中走一趟,妾身则将长安城的贵族夫人们唤进宫来,好好看看各家的品行,皇帝那边还要劳烦公子,一定要好好引导他。”
洛新轻声笑道:“娥姁,你放心吧。”
……
东阿自岭南归,见吕太后、孝惠、鲁元,时帝渐壮,乃谏吕后,曰:“帝壮无嫡,社稷之祸,臣请以良人配之。”
吕后乃命东阿主之,东阿殚精,一日三谒长乐,孝惠谓左右曰:“东阿至诚,拳拳亲朕之心,实难报之。”——《史记·吕太后本纪》
恐怖的功臣集团
洛新来到了萧何府上,整座酂侯府里里外外收拾了好几遍,几乎称得上是一尘不染。
萧氏在大汉当然是顶级的豪门,但和洛氏是没法比的,两者根本不在一个水平上。
萧氏基本上是依靠萧何的才智才获得了现在的地位,萧何一死又后继无人,瞬间就只是普通的贵族,用后世的话来说,没有能保证家族富贵长盛不衰的护城河。
现在的洛氏,即便没有姬昭,凭借浑厚到极点的家学和良好的家风,富贵几百年不成问题。
这就是双方底蕴造成的巨大差距。
这些功臣自己也清楚这件事,所以他们不约而同的开始做一件事——联姻!
在如今的大汉,最有权力的家族是存在争议的。
皇族刘氏不用多说,外戚吕氏有摄政太后在,甚至还隐隐压了皇族一头。
洛氏就不用说了,不仅仅自己家族人才辈出,天下无敌的大将军韩信也是洛氏的人。
但有一点是没有争议的,那就是功臣集团是最显贵的,几乎把持了整个汉廷的高官显爵,这些人各个都有一县作为食邑。
随着这两年因为战乱而流散的庶民渐渐返回家乡,当初那几千户的封地都膨胀起来,丰厚的税收让这些人迅速富贵起来。
在朝廷中枢这些人更是显赫无比,尤其是相互之间联姻结亲,组成了一个个盘根错节的利益攻守同盟,几乎把持了所有重要的位置,想要做官基本上都要这些人来举荐。
这些人清楚自己底蕴浅薄,通过联姻互相帮助,你显贵的时候不忘我,等你家的顶梁柱落寞了,我们再提携你。
邦周贵族就是这么玩的,由于洛氏的存在,导致在春秋时期,经常出现一个国君托付继承人给另一国的国君,以防止被篡位。
现在功臣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