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5节(2 / 3)

加入书签

像是邦周早期的那些小国一样,恐怕是个城邦国家。

在现在的中原就是一个县,或者是一个小型的彻侯国而已。

“楼兰国。”

洛仲堪朗声笑道:“儿郎们,前面就是来到西域遇到的第一个国家了,去看看比起我们中原如何?”

一行人身上瞬间充满了力气,骑着骆驼向前方赶路去。

洛陵对匈奴的打击改变了很多事情,比如说西域国家的命运,在匈奴崛起之后,除了向汉朝进攻之外,同样在向西域进攻。

冒顿的愿望是将天下的引弓之民全部纳入麾下。

而且匈奴获得技术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从中原,一个就是遥远的中亚,想要从中亚获得技术和武器,那么就要控制西域。

所以匈奴一直都在谋夺西域,按照正常的时间段来说,天山南北早该被匈奴全部统治了,并且在统治西域方面,匈奴是具有优势的。

但是一场风雪让匈奴损失太过惨重,现在稍微恢复了一点元气,不要说天山以南,就连天山以北已经征服的国家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现在还在重新收服。

在这种情况下,洛仲堪等人的到来,对西域的影响可就太大了,一行人赶在天黑之前赶到了楼兰的都城,向导说了一个很拗口的名字,但是洛仲堪把它叫做楼兰城。

反正不论以前叫什么,等到中原来到这里之后,这里都会改名的,洛仲堪觉得楼兰这个名字就非常好听。

从进入西域开始,洛仲堪等人就换上了本地的服饰,而且开始蓄本地人那种大胡子,再加上装扮,基本上看不出是从中原来的,况且在西域这块地方,本身长相就不一样,再扮成行商的模样,根本没人在意。

纵然是被识破,洛仲堪也不惧,楼兰城的人口不超过一万五,兵力最多也就是三千,他带来的甲士足足一百五六,懂不懂一百敢战士的含金量啊。

全披甲的一百敢战士,在正面对阵之中甚至能够把这个所谓的西域大国直接扬了。

而且洛仲堪还有挂,实在不行就呼唤大兄,洛仲堪的底气是非常足的。

————

长安西去六千里,有肥美沃土,大河流淌,树木丛生,西域建国楼兰,为西域大国,户五千四,口两万八,兵七千,其国人貌异中原,亦不类北狄,男人丑恶,然女子颇美,国中事农者少,此地险要,乃河西走廊入西域必经之道,不克此,大军无以入。——《西行游记》

和楼兰借财宝

一行人顺利的进入了楼兰城,这里的城池都是土制的,看起来灰蒙蒙的,没有一点国家都城巍峨的感觉。

不要说和长安、洛阳这样伟大的城池相比较,就算是在各县的县治之中,这座城池也不算什么。

不过跋涉了这么久,连个鬼影都见不到,现在陡然出现了这么多人,还是让队伍之中的众人有些振奋。

洛仲堪倒还好,毕竟是洛氏子,有圣痕时时刻刻的镇压,但是其他人都是正常人,长时间这种生活,早就积累了无数的烦躁。

不过无论是洛墨,还是敢战士,纪律性都是天下有数的,众人按照洛仲堪的安排留在专供旅人行商居住的旅栈之中,然后开始试图接触楼兰国的各方面信息。

洛仲堪来到西域,不是来游玩的,而是来收集这里的风土人情,绘制西域堪舆图,记录这里的特产,看看中原能够从这里得到什么。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他要在广袤的西域寻找到一个适合洛氏生存的据点,洛陵在信中明确的和他说了,要在西域建立类似于洛村这样的据点。

西域日后一定会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中,日后每一代都要派遣一名洛氏子来到西域坐镇,协助当时的中央王朝管理机构。

进入西域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会当地的语言,这样就能摆脱大部分的麻烦,在三百人团之中,洛仲堪特意挑选了一些擅长言辞的人。

这些人对语言是有天赋的,进入西域短短时间之内,就学习了一嘴方言味道满满的西域话。

西域当然没有中原雅语那种通行的语言,但是这里的语言很多都是非常接近的,就是那种语调非常怪异,但是基本上能听得懂的话。

进入楼兰城之后,洛仲堪依靠着语言精通的能力,开始和当地人攀谈,一口纯正的楼兰话,没人想到这会是一个中原人,洛仲堪说自己前往远方行商,很久没有回来了,然后在金钱的攻势之下,套出了大量的消息。

楼兰国比他想象中的大了不少,不论是人口还是绿洲的大小,然后洛仲堪就得到了一个消息,楼兰王在砍伐绿洲上的树木,以便种植更多的粮食,或者得到更多的牲畜。

这让洛仲堪有些惊怒。

虽然只是来到这里短短的时间,但是洛仲堪已经深刻的感受到这里真的是非常瑰美的土地,绿洲之上完全就和中原没有什么区别。

结果现在楼兰王竟然要砍树!

绿洲的周围是沙漠啊,把绿洲上的树砍了,这片绿洲不就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