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9节(2 / 4)

加入书签

,汉人和匈奴人必须厮杀到最后,直到天下就只有一个夏,这是对所有人的告诫,不要妄图分裂诸夏。

匈奴人会是一块好的磨刀石,所以我要留着它,但磨刀石若是想要伤到刀,那就不好了。”

话中对匈奴充满了浓浓的蔑视。

祁连单于纵然畏惧,但还是无比的愤怒,但是他不敢说什么,只能听着面前这个汉人的萨满指使着自己:“带着你的部落回去,汉军我要带走。”

祁连单于策马后退,只觉浑身都湿透了,他满头大汗的回到阵中,却升不起任何想要作战的心思,只能无力的挥挥手道:“撤,撤退!”

早就等着单于下令的各部人马立刻开始撤退,游牧的特点就是迁徙起来很快,将那些营帐一收拾,直接就策马离开。

见到匈奴人直接撤退,汉军的士卒纷纷大声欢呼,伏在地上赞美着素王和昭公大君,周亚夫等人这才上前面见洛陵,除了周亚夫重病之外,几乎所有的列侯都对洛陵行了拜见君主的大礼。

“外臣等参见昭公大君,昭公万安,昭公万福。”

洛陵微微颔首道:“诸君安康。”

周亚夫强撑着病体笑道:“若不是昭公大君,汉军的损失要不可计量了,那外臣可就是罪人了,无颜回到长安面见陛下。”

洛陵抬眼一看周亚夫就知道他命不久矣,没有多说话,负手望着草原上碧蓝的天空,说道:“大将军抓紧时间带着汉军回国吧,天子在长安城中想必已经等不及了,你的时间不多了。”

众将闻言脸色一变,知道昭公从来不说妄语,立刻就开始整军,准备率领着大军返回长安。

————

时大将军病笃,汉军无首,匈奴侵之愈急,危若累卵,陵孤身入阵,召祁连责之,时有风雪雷霆而伴,祁连骇然,引军亡遁,汉军遂得还。——《史记·洛昭公世家》

举荐,周亚夫薨

大军正在返回的路上,从长安来的信使同时带来了皇帝的命令,让大将军周亚夫快些返回长安,皇帝陛下很是担心他。

长乐宫。

刘彻见到战报的那一刻就是一阵的后怕,忍不住道:“这一战实在是过于艰险,朕本以为即便是小败,也不会影响大局,但谁能想到大将军竟然病重,差点造成我军无首。

若不是昭公前往草原,大军伤亡最少也要过半,甚至全部覆亡在草原之上,东阿侯,真是多亏了您前往昭城啊,朕为大汉的将士向您拜谢。”

洛景的发丝已经满是花白,他同样心有余悸,东阿一脉和大汉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听到皇帝的话,沉声说道:“陛下,昭公大君是洛氏前所未有的人物,现在他的年纪很大了,若是下次再如此,恐怕就没人能够挽救大军于水火之中,日后应当慎之又慎才是。”

刘彻有些好奇的问道:“昭公大君功参造化,还有素王上皇垂恩,难道还不能长存于世吗?”

洛景闻言一愣,毫不犹豫的说道:“这世上当然没有长生久视,至少洛氏不知道,昭公大君是洛氏中少见的长寿者,大多数洛氏子的寿命都和普通人差不多,比起那些长寿之人来说还不如。”

刘彻眼底闪过一道欣喜又失望的神色,欣喜于洛氏还是凡人,失望于洛氏可能真的没有长生之法。

“陛下,大将军回来了。”

近侍匆匆走进殿中,刘彻闻言立刻道:“立刻请大将军进来。”

殿中三人静静的等待着,然后列侯们就亲自抬着周亚夫走了进来,不时有人悲戚出声,周亚夫被放置在坐席上,虚弱道:“陛下,臣辜负了您的期望,没能大破匈奴。”

刘彻闻言挥挥手道:“大将军初次出击,对匈奴一无所知就大破匈奴左贤王部,斩获匈奴首级八千有余,这难道还不算是大功吗?

后来不过是因为突发重病,这是上天降下的灾祸,况且并没有造成什么大的损失,朕怎么能够怪到大将军您的头上呢?

您的年纪已经很大,朕还让您出征,这是朕的过错,朕应当重重的赏赐所有的将士们。

除了军功本该得到的,朕要为此次出征的所有将士们加爵一级,再赏赐米粮和财货,免除他们的徭役三年,免除他们的赋税一年。

丞相,还请您全部记载下来,回去之后就颁布下去,同时督促各个郡国都要给予奖赏,把后续的结果给朕报上来,朕要亲自检阅,若是哪个郡国没能执行下去,朕要重重地惩罚。

此次出征的列侯们,大将军加五百户,其余诸位臣工加两百户,这是朕所能做的。”

“陛下圣明!”

殿中的列侯们几乎全部单膝跪在地上,眼中垂泪,叩谢皇帝的恩典。

等到众人都退出房间,只剩下周亚夫和刘彻两人,刘彻问道:“大将军,您认为在您之后接替大将军之位的应该是谁呢?”

大将军是仅次于丞相的重臣,在丞相、大将军、御史大夫这三公之中位列第二,人选极其的重要。

周亚夫沉吟道:“若是孝文皇帝之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