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9节(2 / 3)

加入书签

汉室宗亲击溃了另外一波,然后合军进攻武关,关隘之前,血肉纷飞,喊杀之声地动山摇,关东联军士气如虹,关内的守军则在投降和对抗之中摇摆不定。

“关东诸侯攻破了函谷关!”

“关东诸侯攻破了武关,进击蓝田!”

“关东诸侯渡过了大河!”

一道道消息在关中的大地上疯传,“西域联军攻入了陇西郡!”

不断传来的消息就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刘旦的心态彻底崩了。

“靖难军到达长安城外!”

长乐宫中,刘旦愤怒的杀死劝降的使者,愤怒的嘶吼着,“朕绝不投降,给朕披甲,朕要和这群逆贼决一死战!”

————

元正十五年四月昧爽,诸侯朝至汉郊骊山,乃誓。

关东诸侯欣然,曰:“威矣,西域之人!威矣,东土之人!

汉室宗亲,诸王列侯,群雄豪侠,商人,匠人,农人,乐矣。”

诸侯三鼓,祭祀素王上皇,又曰:“今帝用奸邪之言,自绝于天,自绝于地,自绝于民,毁坏三正,离逷人道,以致黎民失所,百姓苦难,故今发维共行天罚,遵从祖宗,奋起扬威,震慑暴虐,不可再,不可三!”

誓已,诸侯会者兵五十万,甲兵五万,马十万匹,陈师骊山。——《史记·戾帝本纪》

繁星千万,鉴照吾心!

诸侯联军列阵!

阵前无数的攻城利器,刀枪林立,甲胄齐全的武士手中持着大盾,一排排的弓弩手,踏踏踏的马蹄声不断响起,是上万全甲的冲击力极足的骑士拉着手中的缰绳,控制着高头大马,其中有数千匹马神俊异常,竟然是大宛天马!

“杀入长安!诛杀独夫!”

无数人的震天呼啸之声响彻云端,凝结的煞气甚至冲开了天上的云层。

靖难诸侯大声喝道:“独夫大势已去!”

大势已去!

这是横贯在所有人心头的想法,刘旦的任何举动都不过是最后的不甘心和垂死挣扎罢了。

刘旦率领着军队走上前来,他披上甲,骑上自己最喜欢的马,挽起强弓,然后发现双臂无力。

短短几年对酒色的沉迷就彻底消沉了他的意志,他不再是昔年那个能连珠三箭的猛将了。

他有些迷茫的摊开手,开始怀疑自己。

靖难诸侯等人可不会迷茫,洛斯几人对视一眼,眼中满满都是大事将成的快意,毫不犹豫的下令,“杀,杀进长安去!”

彻底被击垮心气的刘旦还没有回过神来,诸侯联军的轻骑兵已经汹涌而上,临阵散开就是一阵阵箭雨洒下,仿佛源源不断一般破坏着朝廷军的阵型。

朝廷军的实力很强,不论是战马的配备,还是甲胄刀剑的精良程度,甚至要比大多数诸侯联军更好,而且大多数久经战阵,这些年的南征北战都参与过。

这是昔年能够一刀一剑把匈奴打落深渊的军队!

这是为如今的大汉打下了大大的疆土的军队!

这是让四夷不敢侵犯诸夏的军队!

但今日不同往日啊。

一支军队没有了战心,还能称得上是精锐吗?

关东联军的士卒为天下而战,为大汉的社稷而战,我们呢?

为了保护一个祸乱天下的皇帝吗?

为了那些赏钱吗?

巨大的疑问充斥在所有人的心中。

然后他们就听到了那一声声大喝,正在和他们互相厮杀的关东联军,齐声大喝道:“素王在上,诛杀独夫!”

“倒戈者活!顽抗者死!”

“倒戈者活!顽抗者死!”

上万人的呼声,十万人的大喝,造成的效果是震撼至极的,甚至就连马蹄声、刀剑的撞击声都完全被盖了下去。

这些声音之中所充斥的愤怒之情是那么的明显,几乎称得上是嘶吼了。

不说投降,而说倒戈,这自然是经过设计的。

朝廷最精锐的禁军,尤其是羽林军、虎贲军这样的精锐,想让他们投降是不可能的!

那是莫大的耻辱,对于把脸面和尊严看的比生命还要重要的汉人来说,投降还不如让他们去死。

但是倒戈不一样!

为天下福祉举剑,为天下万民持刃,这是素王上皇所教导的无上荣光。

“举义!”

当第一个人反转刀刃,瞬间就是一片一片,一千多年前发生在牧野的反戈一击,在一千多年后,再次发生。

真是天道循环!

刘旦早早的就逃回了皇宫之中,空留下大纛立在原地,然后被数名士卒重重地用刀砍倒。

见到皇帝逃走,洛斯等靖难诸侯大喜过望,立刻聚在一起,“皇帝刘旦逃回了长安城,进皇宫,大业只差最后一步,社稷就要复兴,大汉重回正轨。”

众位诸侯眼中都闪烁着凶光,没有人说出最后的一句话,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