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节(2 / 4)
情愿的皇帝,还是按照规矩给慕容承光卸甲,“辽西王辛苦,朕欣慰。”
慕容承光则笑着朗声道:“为我燕国而战,臣不知何为辛苦,此番我燕国又是大胜,缴获牛羊、马匹、胡人无算。
我大燕将从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我大燕将会一直胜利下去,直到尊贵的诸夏天子冠冕落在我燕人的头上,素王将庇佑我们,苍天将庇佑我们。”
皇帝脸色一变,这番话本该是他说的,现在慕容承光却僭越的说了出来,这可真是篡位之心,昭然若揭,甚至就连掩饰都不愿意去掩饰了。
慕容承光这番话,就是要告诉整个燕国,现在的燕国,是我慕容承光一步步打出来的,攻克并州,战却汉国,频繁于草原上劫掠,以及降服胡人部落,他们所降的都是我慕容承光,你们这些人应当知道,谁才是燕国的主宰!
在场的大部分人对政治还是有几分敏感的,况且慕容承光一步步走的路,就是曹操当初代汉所走的路,这是最正统的篡夺皇位的道路,一步步按照政治规矩来,用德行和功绩来让所有人闭上嘴。
曹操在生命的最后,还经历了一场大败,慕容承光可是一场失败都没有,一步步胜利的走到了现在。
到了现在的地步,就连皇帝都快要放弃挣扎了,汉声帝刘协被曹操封为陇西郡公,能够使用天子的仪仗,这个下场也算是不错,二王三恪,地位尊崇,过了几代说不定后代还能够在魏国做官,毕竟当年殷商后裔的宋国,最后还是周王朝最大的诸侯国之一。
慕容承光自然能够感受到这种情绪,他笑得愈发开心,燕国国中的反抗情绪,比他所想的低很多,有曹操的先例在前面,还有楚国建国之事,天下人对这种事的接受程度是比较高的。
尤其是慕容承光一步步走来,一点点给自己加九锡、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出入警跸等特权,而后封公、封王,该反对的早就反对过了,现在没人能挑的出毛病。
在慕容承光回到蓟城仅仅一周后,燕国中开始了为慕容承光造势的活动,这半个月的时间,整座蓟城都在讨论着要如何封赏辽西王,实在是功劳太大,功德太盛。
于此同时,一些祥瑞开始出现,在过往来看,皇室是不重视这些东西的,因为洛氏通常会按照真实去记录,只有真正的祥瑞才会记载,不会去胡编乱造,这种东西如果被戳穿,那对神圣性的破坏太大了。
但现在洛氏离开了中原,那有些事就变得不同了,这种曾经被始皇帝所使用的东西,以及少数出现在史书上的东西,就相当的重要。
当燕国皇帝将第一封禅让的圣旨传出时,整座蓟城都陷入了沸腾之中,没有人去怀念感伤燕氏的落幕,现在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慕容氏!
慕容承光于万众之前诚惶诚恐的拒绝了燕国皇帝的禅让,称自己的德行还不足以成为整个燕国的皇,但所有贵族都知道,这是禅让的最后一步,三请三辞,这是流程的最后一步。
当最后一封禅让的圣旨到达慕容承光手中后,他于万众之前,高声道:“朕,本为公家冢子,不过大燕浪荡之人,幸得赏识,为我大燕立下大功,得以承今日之尊位。
我大燕本为旧汉之后裔,于宣帝年间流于辽东大鲜卑山,于群胡杂狄间勃然而兴,两百年来,代代先祖所奋发,以有今日,燕之姓名,达于天下之间,今日朕承万民之愿,为燕之皇帝,却不愿使历代先祖之德就此湮灭,依旧以燕为号,我大燕永世不易。
此番进剿胡人,我燕国力有未逮,洛氏亦有家主战死沙场,损失颇重,这都是我燕国如今还未曾据有天下,朕进位皇帝,将要进攻汉国夺取冀州,那是我燕国的土地,冀州乃是九州之首,夺下冀州,我燕国将称雄天下。
朕曾经听闻,天下有德者居之,如今我大燕,矢志向北,与胡人决一死战,秉承历代诸夏先祖之恢宏意志,吞并汉国,这定然是天下人心所向,燕国儿郎啊,随着朕去夺取汉国。
朕相信,终有一日,我大燕将会一统六合八荒,到了那时,燕国皇帝于历代先祖之前昭告,那将是何等的风姿啊!
苍天庇佑,大燕一统!”
慕容承光高高举起印玺吼道,无数人同声大喝,就在今日,燕国有了一个新的皇帝,皇帝有了一个新的姓氏,燕国皇族,自此为慕容氏!
……
燕国中在忙着慕容代燕时,草原上的消息自然传到了传进了中原和西域,西域之中,洛珈蓝和赵璎珞已经统合着天金国的大军,和鲜卑的大军开始战争。
天金国最精锐的军队都已经随着赵璎珞在无双城消耗殆尽,此刻天金国的军队大多数都是临时武装起来,但这已经是最后所能够动用的军队。
赵璎珞穿戴着女王的服饰,望着天金城下的鲜卑大军和无数西域各国的军队,面色冰冷道:“夫君,你觉得我们能赢吗?”
洛珈蓝扶着城墙,摩挲着手中的粗糙的墙砖,轻声道:“赢不了。”
赵璎珞一点都不意外,依旧没有什么起伏,又问道:“那夫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