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33节(2 / 3)

加入书签

的诗人气息,有股浪漫主义的味道,说出来的话,很恢宏,对天下有自己的看法,对功业很执着,他的志向是很远大的。

如果让我选择一个人来形容他的气质的话,大概是秦始皇和汉武皇帝。”

秦始皇和汉武皇帝?

洛玄镜和洛玄夜已经迷茫了,这两位在史书上的评价和口碑完全不同的皇帝,在某些方面的确是很像,区别在于,秦始皇没有那么厚的家底,没有洛氏拼命,最后大秦崩了,但秦始皇的志向基本上完成了。

比如北征匈奴,南征南越,统一天下。

汉武帝有洛氏以及前面积累的盛世底蕴,完成了自己的志向,国家还没有问题。

这两个人都有雄才大略,这是毋庸置疑的,就算是打崩了秦朝的诸侯,也都认可秦始皇的不一般。

骂秦始皇的人,大多数只是骂他使用民力太严重,不让百姓休息,没人喷他的国家设计规划。

现在洛苏用这两个人来形容杨广,这让二人有些迷茫,这到底是好话,还是坏话,听着像是好话,但又感觉不是。

洛玄夜给了马匹一鞭子,然后第一次开口问道:“老祖宗,您的意思是,晋王杨广当皇帝,可能会把隋朝搞崩溃?”

洛苏思索了一下,摇摇头。

洛玄镜拄着脸颊道:“那您是认为晋王杨广会创造汉孝武皇帝那样的功业,最终成为一代圣王?”

洛苏毫不犹豫的摇摇头,开什么玩笑,杨广拿什么区碰瓷汉武帝刘彻?

洛玄镜见状抱住洛苏的手臂摇着撒娇道:“老祖宗,我们两个比较笨蛋,您就直接说出来吧。”

洛苏沉吟良久后说出了一个让洛玄镜和洛玄夜有些不敢置信的答案——“运气。”

这是洛苏的答案——“杨广能创造什么样的功业,要看他的运气。

他是一定会大肆使用民力的,但隋朝的底子太厚,那些精良的军队、各地充满的粮仓、支撑着隋朝的那些军事贵族、刚刚开国的那些极其优秀的文臣武将。

这些东西都是隋朝的底蕴,远远比秦朝崩溃前深厚无数倍的底蕴,从理论上来说,隋朝是不会陷入二世而亡的。

有这些底蕴在,秦末那种中央难以抵抗的局面是不会出现的。

以隋朝的实力,足以让四夷宾服,只要杨广能够顺利完成他可见视线内的功业,然后安稳待在中原。

这么庞大的中央军力和实力,镇压地方的叛乱,很简单。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他要顺利把周围的国家打服,如果做不到的话,那可就要出事了。”

一个庞大帝国的命运交给运气,这未免有些儿戏,洛玄镜和洛玄夜不禁面面相觑。

洛苏却认为很正常,“这世上任何国家以及个人,固然个人要努力奋斗,但主要还是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人算不如天算。

我就算是能力再强,如果天下大旱十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人相食,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天下人死尽。

对于一个王朝来说,每一件突发的天灾人祸,都是在损耗自己的国运和寿命,如果命不好,遇到天灾加昏君,那王朝顷刻覆灭,难道不是相当合理的事情吗?”

洛玄镜抿着嘴,深吸口气道:“老祖宗,我们要做些什么吗?去改变一下。”

洛苏望着两侧不住向后退去的满山萧瑟,指着那些不断飘落的树叶道:“阿镜,阿夜,你们看,今秋这些树叶落尽,明春就会有新的树叶生出,王朝也是如此,衰亡和新生,都由上天来决定。

不要因为隋朝这个注定会灭亡的王朝,而阻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一切都等我们的游历结束再说,它总不会像秦朝那样,十几年就灭亡吧。

往关东去!

去看看那广袤的豪杰之乡,而后往江南去!”

————

古之暴君之为君也,借刑罚之盛,金刃之利,而欲传之万叶,及至败亡,是何也,谅其穷奢极欲,逆人害命,是以天下不可以持,惟当存善,江山永固。——《贞观政要》

洛氏女子!

当疾驰的车架从潼关走出,洛苏登上麒麟趾,北眺波涛滚滚的黄河,南观峰峦如聚的秦岭,他回首望向那繁华犹在耳边的长安,迤逦的骊山依旧高耸。

“山河表里潼关路。”

洛苏轻声呢喃道:“雄关之所,天下之险,翌日又为谁家之所在呢?”

洛苏等人离开长安后,关于那些事情的各种传言,突然爆发的到处都是。

太子宫人被姑苏洛氏所杀。

太子被皇帝斥责,晋王杨广可能要被立为太子。

最震撼的自然是洛玄镜的出现,她几乎是不遮掩身份的,她在贵妇圈中传出来,让所有人都在猜测,姑苏洛氏外的洛氏贵女,到底是什么人。

洛玄镜和洛玄夜额头上都系着丝带,更是增添了几分怀疑。

杨广和萧氏互相交流之后,更是迷茫。

这些传言夹杂在一起,一个最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