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3节(2 / 2)

加入书签

晚饭封奶烀了一锅红薯,最后小火慢炕了好半天,水收干,贴着锅的红薯被熬上了嘎扎,渗出浓稠的红薯糖浆,掀开锅就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甜香气息。

另外还有一瓦盆玉米黏粥,就着红薯吃正好。

唐爹还急着去稻田看放水的情况,“季干部哪天回来呀?他说想和我们一起收稻子,要是回来晚了可就错过了。”

闺女说收稻子他就收,可不额外等。

但是季宏岳当时很向往地说要一起收稻子,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亲力亲为带人种稻子,很有纪念意义,而且他要做数据记录的。

唐圆:“没事,我们收自己的,我会替他记录的。”

吃过饭,封辰拿了手电筒要陪准岳父一起去看稻田放水,结果在门口碰到过来的唐大哥。

唐爹:“文儿,啥事儿?”

唐大哥笑了笑,“二叔,封辰,没啥,我和你们一起去看看稻子。”

唐爹很高兴,就给他讲稻子如何如何。

刘老三带着刘家几个兄弟正在那边放水,他怕刘友发带人来使坏,一直亲自盯着。

唐爹做了二队长以后,稻田也被唐炳德划入二队任务里。

唐爹点了几个勤快学东西快的男劳力负责稻田维护。

他想培养一支专门种水稻的小分队,动作快效率高,以后可以适当多种几亩。

虽然他们没吃过大米饭,但是稻子比小麦产量高,比高粱豆子玉米好吃,那当然能多种就多种啊。

反正闺女说了,种水稻的先决条件是水源,而不是温度,只要他控制好水源,那就不成问题呗。

刘老三过来跟他们打招呼,顺便把水桶拎过来,里面竟然有巴掌大的鱼。

这是之前唐圆跟他们说稻田可以养鱼,唐爹就想试试,跟唐炳德申请网了一些半大不小的鱼进来。

排水的时候大部分鱼随水流游进了平塘里,少部分卡在泥里或者水稻根系里,被他们碰见就捡出来。

刘老三笑道:“来年早一点放鱼苗,到收割稻子的时候比这个还大。”

他们聊天,封辰挽起裤腿去稻田里观察一番,帮忙疏通水沟。

唐大哥等刘老三也走了,对唐爹道:“二叔,我以后跟着你上工吧。”

唐爹:“好啊,咋了?”

唐大伯是一队三小队的队长,家里人自然都跟着他上工的。

唐大哥笑道:“没咋,就是我当初跟着二叔种水稻来着,现在收肯定也得跟着。”

唐爹道:“文儿,你想转到我们二队来?你得找人对调。”

唐炳德规矩也挺多,分好的队不能随便乱串,要想从一队去二队就得从二队掉对等的劳力过去。

还得自己找人对调,不许队长忙活,避免队长以权谋私啥的。

唐大哥:“二叔,那个刘友发挺不服气你和刘小队的,他想转一队呢。”

唐爹:“行,他要是愿意调换你就转过来。”

在一队二队无所谓,反正一样赚工分。

唐大哥见唐爹答应,就笑起来。

其实转不转二队他问题不大,主要是他媳妇儿想。

以前二叔和二婶在的时候,爹为了服众把重活累活儿脏活儿先分给二叔二婶再分给其他人,其他人就不好再说什么。

如今二叔二婶不在,爹就把这些活儿分给他和媳妇儿。

他倒是无所谓,可他媳妇儿受不了。

主要是佟雪怀着孕干不了多少,唐香三天两头请假干不了多少,但是爹娘还想多要工分,又不好假公济私直接给她俩多记,就只能多安排点活儿,她们俩干得少就让他媳妇儿过去帮忙。

帮一次两次还行,天天这样她自然不肯。

她不敢跟公婆叫板,晚上就跟他抱怨。

他脾气好,从来不骂媳妇儿,一开始劝她不要计较,可她越发不高兴,抱怨得更厉害。

既然媳妇儿实在是不高兴,那得想办法解决。

他就商量脱离一队去二队跟着二叔,媳妇儿也很乐意,催着他赶紧跟二叔说。

他知道转队的规矩,所以先去找刘友发商量。

刘友发现在跟刘老三很不对付,他之前捣过几次乱,结果都被刘老三带人摁下去,他很不爽,也想转队。

去一队总比受刘老三的气强。

唐大哥见二叔答应,高兴得很,“二叔,那我再去和七爷说一声。”

唐炳德也没意见。

虽然刘友发干活儿有点磨洋工,可要看分在谁手里,要是在他眼皮子底下,没几个敢磨洋工的。

结果最后在唐大伯那里碰了钉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